close


以本土的奇幻小說創作來說,太歲名符其實地能夠毫無猶豫地冠上「台灣在地創作」之類的封號。

不論是角色或是術法的設定與寫法,再再充滿了台灣在地的味道,髒話也好、角色行為的概念也好、都可以讓人覺得「啊,安捏丟喜待灣郎啊」

我讀的是一二集(網路閱讀還是不如紙本,於是跑去租書店找......誰知道整套都在就差第一集被人租走,結果第一集的部份我還是讀網路的版本......),後面的集數尚未閱讀,所以以下的感想也只針對一二集。


隨處可見的廟宇一直是台灣的一個特色。即使是地價高到爆炸的台北市依然四處可見大廟小廟,更不用提其他地方,時不時可以見到的鑼鼓陣、神仙壽誕的活動等等,我想作者挑選這個主題當作是台灣的都市奇幻是非常聰明的選擇。


至於「太歲」,更是台灣信仰中會一再出現,每年過年都會在各處看到相關訊息,幾乎可以說是大肆宣傳一番「安太歲」的儀式,祈求一年的平安,大致上也可以說是台灣信仰中耳熟能詳的活動之一了。


總之拿這個當主題我覺得是既創新(就我所知,奇幻大概也只有星子寫這樣的背景吧)、卻又可以向傳統靠攏,幾乎可以說是全新路線的一個寫作方向。


如果想要找具有台灣土地風格的本土奇幻創作,我想太歲是完全可以推薦的一套書。








以下感想可能透露劇情,影響閱讀樂趣,敬請小心。








第一個感覺是很熱鬧。


從第一集看到第二集尾,雖然網路閱讀讓我第一集看得有點片片斷斷的,但是第二集因為租到了實體書,我覺得堪稱毫無冷場,從頭熱鬧到尾。台灣人受到的傳統信仰的影響、或是被吸入奇怪教派會出現的反應(感覺描寫似乎是有點刻板印象啦,不過我對那些奇怪教派的印象大概也來自新聞或是網路謠言,大致上來說是一致的。);多種豆類土地公婆的......歡樂化(總不能說丑角吧,我怕半夜被*誰*抓起來教訓),就跟電視上像什麼會看到的神鬼券是鄉土劇感覺很相近。


我想那也是很親近台灣人的印象。


我對傳統信仰的了解不多,頂多就是跟著長備拜拜的程度而已,所以對於故事內的設定與實際的狀況是否有落差先不討論。隱隱約約覺得似乎有一點不同,不過反正不是我了解的範圍所以就忽略不計XD


故事中太歲鼎的設定蠻特別的,大概也都繞著太歲鼎中無法容納的邪念作為推動故事的動力。


在神怪妖精的描述上我也覺得有其樂趣,各種仙子妖精的反應尤其逗趣;而比起官將首、八家將的描寫,下壇將軍尤其活靈活現,讓人覺得十分可愛。


只是有一點我覺得有點可惜的是,這整個故事的環境我覺得很模糊不清。


大概知道角色從廟宇出發到醫院、或是從據點出發到玩具店之類的,對於地點的描述還稍微能夠想像;但如果要問:受到邪氣影響的是怎麼樣的一座城市?或是邪氣對一般人的影響,如果在邪氣四散的狀況下,這個城市有什麼不同?


我不管怎麼回想,找不到這個城市的輪廓。


當然故事聚焦在角色身上,阿闊阿泰翩翩六婆、或是老人院中的老頭們,(喔尤其是老頭們戰鬥那一段,真是樂趣橫生),可以充分表現角色的魅力,以這一點來說我認為是成功的。


但是當故事一直在強調邪神肆虐、正神邪化、生靈塗炭........(似乎是沒有這項)的時候,我其實只看到喝符水的信徒、瘋狂的信徒、被邪神當作補品的信徒......


啊一般人咧?


就是,假設邪神肆虐,那照理說應該一般人會受到相當的影響,街道也該會有些異常的景象,例如飆車、例如搶劫、例如幸福城市不意外之類的事件......(啊不就現在就是邪神肆虐......Q3Q)


更正,我想是因為新聞腥羶色化,所以所謂的邪神(或是小鬼)應該是「那些人」,例如「你家海嘯了你感覺還好嗎」「怎麼可能還好!」那些人跟那些人、you know who之類的......


離題了......我想說的是,除了事件相關的地點之外,我無法描繪出受到這麼多惡念影響的城市是什麼樣子。


說起來有點矛盾啦,照理說故事本來就該描繪事件相關的人事地物,所以不能說是問題,但是當我仔細想想,我找不出這個城市可能有的樣子,像是如果我站在街上(如果我沒有特別站在某廟宇旁邊的話),會與現在的台北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?


以故事中的形容,大概是新聞會報說哪邊又發生奇怪兇殺案兇手不明之類的。


感覺跟現在有點像:P


我是會期待太歲中的世界應該要跟這個世界有一點點不同。雖然可以解釋成「感謝阿闊與阿泰的努力,今天台北市又度過了平安的一天」,是幕後英雄那樣,而死老百姓們渾然不知英雄們在背後流血流淚的辛酸,但這樣感覺是稍微缺了點「世界是有危機的」的緊張感。


即使如此並不會嚴重影響到閱讀的趣味。角色間的互動已經有足夠的閱讀樂趣,等等我該會去把剩下的五本租起來看完吧:P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nc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